武则天,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,她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史册中。她的治国之道独具匠心,15年的执政期间,不仅开创了殿试、武举和试官制度,还在农业和手工业上施行了有效的奖赏政策,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整顿吏治。虽然她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,但无可否认,她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。
与其他历史上的皇帝相比,武则天还做了一件极为特殊的事情:她创造了汉字。武则天一共创造了18个新字,尽管有争议,是否确切为18个字仍然不确定。然而,这些新造的汉字在历史长河中很快消失了,除了一个字还被偶尔提及,那就是“曌”字,出现在她自己的名字中。这个“曌”字包含了“日月凌空”的含义,至今依然仅用于描述她本人。尽管大部分武则天所造的字早已被时间淘汰,但你可能难以想象,离长安千里之外的岭南,竟然还藏有15个她所创造的字。
展开剩余79%在广东罗定市,这座位于粤西的城市,曾因“有铁路却没有火车、有码头却没有轮船、拥有机场却没有飞机”而广为人知。罗定,作为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它的历史悠久,曾用名泷州,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直隶州,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
罗定市的历史遗迹众多,包括了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九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特别是在苹塘镇的龙龛岩,它自唐代以来便是岭南地区的重要佛教圣地,现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宗教遗址,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“龙龛岩摩崖石刻”的所在地。
来到苹塘镇的谈礼村,龙龛岩的地貌十分独特。从远处望去,这座形似驼峰的山脉显得格外引人注目,而中间的溶洞更是别具一格。与山峰遥相呼应,龙龛岩也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山洞穿洞而过,景象奇特。走近一看,却发现铁门紧锁,令人有些困惑。绕着山峰走了一圈后,意外地在另一端找到了一个入口,虽然泥泞不堪,但依然能够通过。正当我犹豫该怎么办时,旁边的村民告诉我,铁门其实只挂了一把锁,随时可以进入。还贴心地借给我一只手电筒。
山壁上刻有“龙龛岩”三个大字,而这座不起眼的山洞,早在千年前便已成为佛教道场。传说唐代时,来自交趾郡和安南郡的僧人曾前来此地取经。山洞内部并不大,四壁怪石嶙峋,交错重叠。在洞的右下角可以看到微弱的光线,原来那是另一端的隐蔽洞口。借着手电筒的光,我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令人惊叹的景象:洞顶布满了细密的字迹。
这些字迹正是武则天圣历二年(公元699年)刻下的《龙龛道场铭并序》,由泷州(今罗定市)开阳人陈集原所撰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泷州县令陈普光在龙龛岩石室中设立了道场。40多年后,唐高宗上元年间(公元674年至676年),陈普光的儿子陈叔琼对道场进行了重修,并请陈集原为其撰写铭文。之后,铭文被刻在石壁上,流传至今。
这篇铭文被竖刻于石壁,采用了楷书阴刻,内容长达1238字,分为40行。最令人关注的是,其中包含了武则天时期所创造的15个异体汉字,这在岭南地区极为罕见,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。除了这些武则天时期的特殊字形,洞中还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石刻。这些石刻不仅仅体现了文字的演变,还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、宗教、文学、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,涉及到盛唐时期岭南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民俗、地方志等,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
尽管洞中字体较小,难以辨认,但幸运的是,在洞口的一块石碑上,清晰地列出了这15个武则天创造的字。据说,武则天总共创造了18个字,然而在这里,我们看到的15个字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。这些字的珍贵无可估量,不禁让人好奇,是否有些字如今还能被认出。
如今,1300多年过去了,龙龛道场已不复存在,但那篇《龙龛道场铭并序》依然留存了下来,15个珍贵的武则天造字也被历史所铭刻。龙龛岩摩崖石刻因此被誉为“岭南第一唐刻”,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是无可替代的。这些石刻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的见证,更是文化的瑰宝,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古老而辉煌的盛唐时代。龙龛岩所在的谈礼村,虽然现在依然保持着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,景色宜人,但由于其鲜为人知,极少有人会专程前来一睹这珍贵的石刻,实在是令人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-炒股配资学习-低息股票配资-南宁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